數數可以培養(yǎng)孩子的數學興趣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:1905
- 發(fā)布日期:2016-11-29
三歲的孩子腦部發(fā)展已是成人腦部的70%。所以在孩子三、四歲的時候,要抓緊孩子的早期教育。學齡前開發(fā)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尤為重要。曾看過一位家長談到自己7個孩子成才的故事。7個孩子不是博士就是碩士,都取得了很好的工作,小時候他們都被稱為神童。不過這位家長強調,他們只是一般的孩子,不是天才。在孩子教育中他只是比一般家長注重了孩子3歲前的教育。特別是孩子數學邏輯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雖說是報道,可是我們從這個家長身上,看到三歲前的孩子的早期教育尤為重要。很多家長往往注重孩子的語言與身體素質的發(fā)展,而忽略了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教育是在兒童學習認數、數字組成方法掌握最初的數概念之前,成人為兒童組織的數學教育活動。教育寶寶數字組成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。比較:比較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之一,是孩子認知能力發(fā)展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可以結合日常生活教寶寶學會比較。如:固定電話數字,手機號碼數字,學號等的數字組成。寶寶的比較能力主要體現(xiàn)在對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辨別和認識上,讓寶寶把需要比較的兩個事物放在一起真正地比一比,可以加深對所比概念的理解。此外,還可以讓寶寶加深對數字的印象。配對:配對是比較的形式之一,也是發(fā)展兒童對數的理解所應掌握的一個基本要求。最開始只給孩子出示雙數,例如,小鳥有兩只腳,小貓、小狗有四條腿,讓寶寶學習配對。先拿出一只小狗,看一看,問寶寶有多小只腳;讓寶寶拿數字,寶寶拿1、2,則搖搖頭說:“不是”。寶寶拿1、2、3、4則點點頭說:“是。”接此往下進行。這樣可以使寶寶學會配對的方法。等寶寶掌握后,增加到三對、四對,每對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減小。以后還可以逐漸過渡到圖片配對、符號配對。排序:對兩個以上的數字按照某種要求進行順序排列,是偶數的比較。例如,2-10,從高到矮,4-16等。開始排序時東西最好不超過5個,以3個為宜,數字組成之間的差異要明顯。等寶寶熟練掌握后,可以增加排序的數量。鍛煉寶寶的數字組成是提高寶寶數理邏輯思維的一種很好的方法。